一九四九年创立的警犬队(Police Dog Unit,简称PDU),今年迎来75周年。现年58岁、以退休后服务合约方式继续效力警队的警长梁镇东(东哥),参与警犬队工作长达35载,堪称警犬专家,「小时候在街头遇上警察拖着大狼狗出更,觉得这个拍档组合非常威武。这个印象不但令我立志加入警队,更开心是梦想成真,成功穿起了警犬队制服!」
作为警犬队最资深成员之一,东哥见证多年来训练犬只设施不断提升,「当年在屏山受训,操场不足2 000尺,一个班带着十只警犬已经非常挤逼,有时更要借用邻村篮球场;到后来的皇后山和启德基地,因为是过渡性,很多设施都并非为训练警犬而专门设计。」
直至二零零三年,位于沙岭的警犬队总部暨警察搜查队训练学校正式启用,令训练警犬工作如虎添翼。东哥说:「我入职之初,全港警犬总数约70多只,至今大增至200多只!以往因为空间不足而影响训练进度的问题迎刃而解,犬舍数量不单大为提升,总部还设有模拟训练场地及犬只专用医疗手术室,设备齐全。」
强化硬件的同时,警犬队更着重提升照顾犬只的专业性。东哥曾在队中医疗组工作,负责管理犬只健康、院舍卫生及药物采购。为令自己更胜任岗位,东哥于零三年,利用公余时间修读澳洲犬只护士遥距课程,一读就是三年,「人病倒或受伤,能说出自己不适之处;但警犬出现毛病,我们只能够凭检查、经验和专业知识去对症下药。对住每日跟警察出生入死的动物拍档,我当然希望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好好照顾牠们。」
为了更有系统及效率管理,本身连电脑都不太会使用的东哥,由零开始,透过自学建立了一套电子资料库,「早年有关警犬的资料,只有一张纸写着牠们的名字和相关打针记录。随着警犬数目增加,我编写资料库程式,让同事可以准确和快捷地掌握每只警犬的情况,这个资料库迄今仍被大家采用和持续优化。」
回顾与警犬队共同成长,东哥乐见团队担任的行动角色更多元、更专业,他自豪地说:「九七前,安保行动中的爆炸品搜索犬,是由英军专门提供和负责;随着香港回归祖国,警犬队已具备培育及训练自家爆炸品搜索犬的能力。能见证团队与时并进,我深感光荣。祝愿警犬队继续精益求精,和各警队单位并肩同行,一起守护香港。」
为庆祝成立75周年,警犬队特别推出微电影《毛敌拍档》,除了介绍巡逻犬和爆炸品搜索犬的职能,亦将领犬员和警犬成为「毛」敌拍档前所经历的艰辛过程呈现于观众眼前。微电影将于十一月十七日晚上十时三十分在警队社交媒体平台及凤凰卫视中文台首播,亦分别于十一月二十四日晚上七时四十五分及晚上十时在港台电视31及凤凰卫视85台播出。
《警声》编辑委员会
公共关系部总警司 | 梁仲文(主席) |
公共关系部高级警司(传媒联络及支援) | 黄冰冰 |
公共关系部首席新闻主任(宣传及刊物) | 蔡咏娴 |
公共关系部署理总督察(传媒关系) | 黄俊维 |
港岛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 胡安妮 |
东九龙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 李沛贤 |
新界南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 麦嘉宝 |
新界北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 黄可谋 |
水警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 李佩娴 |
警察学院署理总督察 | 陈卓机 |
刑事总部高级督察 | 卢海珊 |
员佐级协会代表 | 梁译骏 |
行政主任(文职人员关系) | 胡依韵 |
编辑部 |
|
编辑: | 王嘉慧(2860-6171) |
记者: | 范泳茵(2860-6172) 钟龙山(2860-6131) |
摄影: | 江智骞(2860-6174) 叶兆奇(2860-6175) |
传真: | 2200-4310 |
地址: | 香港湾仔军器厂街一号 警察总部警政大楼十楼 |
警队网址: | www.police.gov.hk |
电邮: | sio-offbeat-pr@police.gov.hk |
第1270期截稿日期: | 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十四日(下午六时前) |
第1271期截稿日期: | 二零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六时前) |
有意投稿的人员请在警察内联网上《警声》的页面参阅投稿须知。
香港警务处公共关系部制作